最近在《财新周刊》上,读到主编王烁的一篇文章《组合人生资产》,觉得很有意思。文章大意是在资产配置的时候,不能只考虑金融资产,也要考虑人力资本。这个想法如果引申到谈恋爱和择偶上去,会得到不少有意思的结论。
1. 传统资产配置理论
在传统的投资学理论中,一般是假设投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Homo Oeconomicus),而且都是风险厌恶型的(Risk Averse)。也就是说,在风险不变的情况下,我们选择更高回报的投资;在期望回报不变的情况下,我们选择较低风险的投资。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玩一个游戏,让你在这两种情况做选择:
l 确定能获得100美元;
l 50%的机会拿到200美元,50%的机会什么也拿不到;
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经济人,那么应该选择1:因为两个选择的期望回报都是100美元,但选择1的风险是0美元,而选择2的风险(以标准差衡量)是50美元。一般来说,稍有常识的人都会选择1。 当然,不排除赌性很大的朋友会选择2。
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游戏稍微改变一下,让你在下面这两种情况做选择:
l 确定能获得1美元;
l 0.000001%的机会拿到1亿美元,要么什么也拿不到;
这是两种选择的期望回报都是1美元,而显然选择2的风险要高很多,因为其概率极低,这个一亿分之一的概率有多低呢?我们来比较一下:全世界每年有4000多人惨遭雷击,全世界人口按70亿计算,那么平均每个人遭遇雷击的概率并不高,大约是175万分之一,但是也比这个获奖的概率高多了。这个概率一亿分之一的概率,接近美国购买PowerBall中大奖的概率。
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包括经济学家,华尔街交易员愿意来购买PowerBall的彩票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留到后面讲。
假设投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那么他们在投资时应该偏好负相关,或者是弱相关的资产,简单地说,就是“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在金融资产里面,最典型的负相关资产就是股票和债券,经济好的时候,股票上涨,央行为了抑制经济过热加息,债券价格下降;经济不好的时候,股票下跌,央行为了刺激经济减息,债券价格上升。所以一般投资顾问都会建议你配点股,也配点债(或者是理财产品,也类似短期债券)。
2. 生命周期的资产配置理论
能力稍微强一些,或者是看上去能力强一些的(比如拿了CFA、CFP证书的)的投资顾问,就会跟你谈投资期限、风险承受能力、收入状况、生命周期中的财务需求之类的。其实也很简单:
l 如果你的收入高、年纪轻、财富多、又没什么迫切需要用钱的地方,那么多投股,少投债;
l 如果你的收入低、年纪大、财富少、迫切需要用钱,那么多投债,少投股;
3. 结合人力资本的资产配置理论
王烁的观点是,其实不光金融资产配置需要考虑分散风险,人力资本配置也需要考虑分散风险。简单地说,如果你是一名公务员,不贪污不腐败,那么你的人力资本就类似固定收益证券,这样在投资的时候,就可以多配股,少配债;如果你是一名创业者,那么本来就是从事一项高风险的职业,投资的时候就可以少配股,多配债。
4. 资产配置与择偶
现在的年轻人在谈恋爱的时候常常困扰的一个问题,就是:
l 是找一个兴趣爱好相投的?
l 还是找一个性格脾气互补的?
假设我们完全不考虑感情的因素,纯粹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那么很明显,找一个人力资本互补的更靠谱。
那么很自然的结论,就是这样:
l 人力资本像股的,比如金融业者,娱乐圈人士,创业者,可以把方向定为人力资本像固定收益证券的配偶,比如教师、公务员等;
l 考虑到我认识的大多数尚在寻寻觅觅另一半的学弟学妹,大都是从事金融行业的,而且平时接触的异性也都是金融业的;那么至少在这个大行业里面要分散一下风险,比如证券、基金、期货的从业人士,可以考虑从事银行、保险、信托这类行业的对象;
l 尽量不要找同行业,更不要找同一家公司的,这样等于是完全正相关的人力资本配置。
当然,这是纯粹从人力资本配置的角度来谈恋爱和婚姻,决定婚姻幸福的因素还很多。我们不妨也用资产配置和效用函数来看看对于其他因素的选择应该偏好怎样的模式。
兴趣爱好,是一致好,还是差异化好?
如果你信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比如徒步、户外、唱K、看电影,那么尽量选择兴趣爱好一致的;
如果你享受“众人皆醉我独醒”,比如读哲学书、画画、唱昆曲、看文艺电影,那么兴趣爱好的一致性就没有那么重要了,甚至选择兴趣爱好差异比较大的还很有可能带来新鲜感。
性格脾气,是相似好,还是互补好?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性格脾气的方方面面,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一个人性急,那么当然找一个不那么性急的更加靠谱,性急意味着不错的执行力(期望回报高),不性急会减少错误决策(方差)。但是如果一个人外向,是否一定需要找一个内向的伴侣呢?其实倒也未必,因为婚姻中很重要的一点不光是对外部问题的解决能力,还有内部沟通的有效性。两个外向的人沟通起来相对比较容易,而两个内向的人可能会存在不小沟通上的障碍。
如果找什么样的人可以通过资产配置来解决,到底怎么样决策并选择才能找到最合适的人呢?这个问题我们放到下一篇《随机优化与择偶》来讨论。
注:为什么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也会买彩票,即使其期望收益如此之低,往往还不到彩票的价格?关于这个问题,一个比较靠谱的解释是:因为买彩票的成本较低,在结果揭晓之前,理论上讲博彩人都存在着中奖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可以带来除了期望收益之外的好处,比如可以在每日乏味的工作中做做白日梦,想象一下获得大奖之后如何花掉这笔飞来横财,这种幸福感带来的效用远远高于购买彩票的实际期望收益。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