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刻赤半岛、黑海舰队等名字纷纷纷纷出现在媒体上,估计又让不少军迷们心潮澎湃:这里曾经是二战中苏联红军和纳粹德国反复争夺,鏖战惨烈的地方。

 

克里米亚的战斗爆发于19419月,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德国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原隶属于北方集团军群56装甲军军长曼施坦因上将被升为第11集团军司令,攻占克里米亚地区。德国最高统帅部的意图很明确,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拿下刻赤地区并打开通往高加索地区的通道。克里米亚战役从9月打响一直持续到12月,因苏军将士的顽强抵抗,德军始终无法完全控制整个克里米亚地区。又因为苏联发动冬季攻势,德军在莫斯科地区惨遭失败,因此曼施坦因推迟进攻。

 

19423月,曼施坦因改变策略,决定先攻陷刻赤半岛,而后再清扫残存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苏军。这次曼施坦因如愿以偿,得到了空军强有力的支持。经过十多天的激战,德军彻底荡平了刻赤地区的苏军,俘虏17万苏军。曼施坦因旋即回马一枪杀向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经过充足的火力准备,德军最终占领了该要塞,俘虏9万多苏军。至此,曼施泰因终于征服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他因此功绩而被希特勒晋升为元帅。

时至1944年,第三次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此时德军已成昨日黄花,苏军集合了47万兵力决定夺还克里米亚地区。这场战斗实际上就是表演赛,相比德军来说苏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苏军仅用5天时间就攻占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不到35天就完全摧毁了德军在克里米亚的全部工事,歼灭了近20万德军部队。

 

二战中发生在克里米亚的战斗虽然激烈,但是在整个战争的宏大乐章中不过是一支小小的插曲,而近一个半世纪以前在这里发生的另一场战争,却深深地影响了欧洲的大国势力均衡,改变了地区的地域政治版图,甚至可以说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种子,这就是被称为克里米亚战争的第九次俄土战争。

 

1853年,俄罗斯帝国借口为了保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境内的东正教徒(历史何其相似),进入多瑙河流域的摩尔多维亚和瓦伦西亚(Moldavia and Wallachia,现在的摩尔多瓦,罗马尼亚,乌克兰一部分,当时仍为奥斯曼帝国领地)。而战争的真正原因是奥斯曼帝国内部逐渐地瓦解,俄罗斯认为这是其向欧洲扩张的好机会,尤其是获得一个通向地中海和占领巴尔干半岛的好机会。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统治此时显然摇摇欲坠,而俄罗斯则想争取获得对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控制,以取得黑海至地中海的出海口。

 

英国和法国反对俄罗斯的扩张,它们不希望俄罗斯获得这些战略要地以维持它们自己在东南欧的势力和利益。1854年底英国和法国对俄罗斯宣战,1855年撒丁王国(现意大利前身)为了扩大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为统一意大利做准备,派军2万人,加入这个反俄同盟。而俄罗斯的传统盟友奥地利因为不想看见沙皇扩大势力,也想从快战败的俄罗斯身上捞点好处,断送了奥俄之间超过200年的友谊,迫使俄罗斯从多瑙河流域撤军。这是奥地利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虽然它并未参战,历史证明这个短视的决定对于奥地利帝国和后续的奥匈帝国是致命的。

 

18549月,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登陆并开始围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在围攻349日后占领这个俄国的黑海舰队海军基地,俄军战败,并退出克里米亚半岛。18563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俄罗斯、撒丁王国、法国、英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签署巴黎条约,正式结束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放弃所有占领地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域被保证,黑海内不得驻军。这次战争对于俄罗斯来说是空前的大挫败,几代人辛苦获得的黑海制海权毁于一旦,使得沙皇尼古拉一世含恨而终,也有说是愤而自杀的,俄罗斯算是记恨上了奥地利。

 

克里米亚战争的后果之一是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之间的神圣同盟终止。普鲁士在这场战争中持中立,战后与俄罗斯的关系变好,与奥地利的关系变坏,而俄奥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英国与法国在战后也开始与俄罗斯修好,因此奥地利日趋孤立。到此为止奥地利在德意志邦联中仍处支配地位,但这个地位日益减弱,而普鲁士的地位则日益增高。由此欧洲各强国之间的势力均衡开始产生对奥地利不利的变化。奥地利势力的削弱同时也造成撒丁王国不断增强。使其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1861年,在法国的支持和俄罗斯的默许下撒丁王国成功地建立意大利王国,奥地利永远失去了米兰和威尼斯。这一战争极大地削弱了奥地利的统治。而1866年的普奥战争,又让奥地利败给了这个曾经只是波兰附庸国、连正统日耳曼民族都称不上的普鲁士,奥地利的国际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迫于国内和国际压力,奥皇弗朗茨·约瑟夫决定与匈牙利的贵族协商,在1867年组成一个共主邦联──奥匈帝国。奥匈帝国的诞生就像是为奥地利注入一股强心剂,一向热衷于独立和革命的匈牙利人终于能完完全全的和自己的利益一致。没过多久,匈牙利籍外交大臣安德拉希就帮奥地利吞并了一个面积和人口不输米兰和威尼斯的波斯尼亚;奥匈帝国依然是欧洲的面积第二大国,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远了。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1914628日,在俄罗斯支持下建国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在波斯尼亚的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裴迪南大公及其夫人,奥匈帝国因此向塞尔维亚宣战。而俄国为了出兵援助塞尔维亚,在730日开始战前总动员。令人感觉吊诡的是,俄国根据其总参谋部的动员计划,一旦开始总动员,则假想敌即设为德、奥两国。德国在要求俄国停止动员并无果后,81日向俄国宣战并进入总动员,同时向法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德俄发生战争时保持中立。法国拒绝并进入总动员。德国的总动员虽然名义上是针对俄国,但一直制定的作战计划都是面向法国的。8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84日,德国入侵永久中立的比利时;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又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和维护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6日,奥匈帝国缓慢地向俄国宣战。8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因为巴尔干半岛上的极端民族主义刺杀事件而全面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四分五裂,一系列地区宣布独立,捷克斯洛伐克首先宣布独立,匈牙利其次。特兰西瓦尼亚大多数地区加入罗马尼亚,其中还包括了很多匈牙利少数民族。南部的斯拉夫地区联合组成了后来的南斯拉夫王国。对战胜国来说,在公民自治、民族自决的原则下,奥匈帝国被肢解为多个民族国家似乎是必然发生的事。但是不少人认为奥匈帝国的解体,不但无助解决当地的民族问题,反而招致这些小国互相攻击,使这个地区的局势更不稳定。而这些新独立国家中大部份的基础工农建设、财政贸易结构、教育军事体系基本沿用奥匈帝国的老路,却又因为国内市场迅速萎缩、原料人力严重不足而不能像在原奥匈时代那样各司其职的进行产业分工。虽有相同的交通和通讯设施这些便利条件,但因为政治上的敌对和高额的关税壁垒而不能发挥原本的作用,也没有使得东欧和巴尔干人民过上自给自足的新生活。这些不稳定的局势导至很多国家走上法西斯、共产集权的道路,给了苏联和后来的纳粹德国更多可乘之机。

 

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捷克斯洛伐克又分裂为捷克、斯洛伐克二国,而南斯拉夫进一步分成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波黑、斯洛文尼亚、马其顿、科索沃。不少国家刚刚独立,民族主义的气焰正浓,为本民族争取利益而不惜手段,结果给直至现在的东欧和巴尔干问题埋下更多祸根。事实上,很多国家虽然获得了独立,但无论从国际地位、经济状况、和军队实力都无法再与之前的奥匈帝国相提并论,有些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远远低于奥匈帝国还存在时候。这种所谓民族自决实则极端民族主义所造成的苦果,未必比奥匈帝国的多民族国家治下更能让人接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挑拨极端民族主义是极其危险的,而在大国角力的背景下尤为甚之。今天的克里米亚并不是被纳粹德国以保护德语民族为借口而吞并的捷克苏台德区,普京也不是希特勒。按照塞瓦斯托波尔的克里米亚战争博物馆导游伊琳娜·勒夫诺娃(Irina Neverova)的话来说,“在塞瓦斯托波尔,每块石头,每棵树都浸透了鲜血,浸透了俄罗斯士兵的英勇无畏”。几个世纪以来,英国、法国、土耳其、德国和其他国家都曾经试图从俄罗斯手中夺取塞瓦斯托波尔,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西方在进行干涉之前最好先温习一下这段历史。希望最后还是冷静的头脑占上风,让“克里米亚战争”留在历史书里。

话题:



0

推荐

陈剑

陈剑

238篇文章 10秒前更新

陈剑博士现任信风金融科技的创始人兼CEO,MSCI公司亚太区高级顾问,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信息披露专委会主席,财新智库高级业务顾问,财新传媒、《文汇报》、《南风窗》专栏作家,上海金融系统知联会理事,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副秘书长。最近与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团队共同研发了COVID-19全球疫情综合风险指数(http://covid19-risk-index.com/),评估各国疫情风险程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