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点一首《2011年的第一场雪》送给开发商们:
2011年的第一场雪,
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早一些.
开发商们跑路的身影,
卷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
2011年的第一场雪,
又勾起了2008年救市的情结。
房价象一只飞来飞去的蝴蝶,
在宏观调控的季节里摇曳。
忘不了楼市疯涨的感觉,
比藏在心中那份火热更暖一些.
忘记了窗外北风的凛冽,
想再一次把过去和未来重叠。
是你的地价粘住我的一切,
是你的放纵让我再次热烈。
是你的紧缩信贷带来冰雪,
是你的限购严厉改变季节。
好了,歌听完了,回归主题:楼市一旦崩盘,开发商们何去何从?
最近看到下面两则新闻,都是关于开发商们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对下一步落子的考量。
【财新网】绿城宋卫平:宁卖项目不降价:对于目前开发商降价促销现象的增多,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表示,降价是个不负责任的态度,接下来绿城的营销策略将分为3阶段:首先,努力做销售,把房子卖出去;如果这个不奏效,会考虑腾挪掉几个项目;如果前面的手段都行不通,就直接把价格降到底,所有的房子都卖完,以后就不再做房地产了。
【财新网】房地产难做 二三线上市房企转行买矿9例: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步步紧逼,上市房企业绩不断下滑,因此从去年以来,不少二三线上市房企选择转向能够保值、增值的资源领域,寻求矿产投资机会。
这两种选择,其实都是一种:不干了,不管不干了之后会去做什么。开发商们可以选择“不干了”,这是他们比地方政府更有优势的地方,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未必是一个最优的选择。不干了,意味着放弃自己的比较优势(假设有优势),去从事另一个国进民退的行业(如采矿业),或者进入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
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们的敬业精神,要比乔布斯差远了。让我们假设还是有一些开发商,依然热爱这一行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会给他们这样一些建议:
保持现金流,即使从会计角度来看利润为负:高档房地产如SOHO、绿城死扛着不降价,是因为他们要保持自己的品牌效应,而且据潘石屹说,SOHO还有150亿现金,所以还扛得住,不过中小开发商们完全不必跟他们死扛。谁先降价,谁就能先减少库存,也就可以减少持有成本。少赚一点儿,或是有些亏本,比起倒闭来说,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开始去杠杆化,降低融资成本:房价疯涨的时候,高杠杆率意味着化小钱办大事;房价跌的时候,高杠杆率就意味着本金可能随时耗尽。欠的高利贷能还的就紧着先还吧,快过年了,别闹出人命来。实在还不出利息来,跟人家商量商量,能减多少算多少,真被逼的跳楼跑路了,钱也拿不回来不是?
从事多元化房地产业务:民用房地产开发说到底就是个低技术活儿,能获取这么多年暴利,也算是个人间奇迹了。真正要做高附加值的房地产开发,就得从事商业房地产,比如:
- 公寓出租
- 酒店
- 写字楼
- 零售物业
- 仓储
- 度假村出租
- 医疗设施、老年公寓出租
- 其他商业房地产
从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仍将持续发展,尽管在这一两年会遇到不少困难。商业地产一般是与宏观经济高度正相关的,所以长期回报应该不错。但是这就需要更准确的市场定位,精准的宏观预测,和丰富的物业管理经验,可不是给小区配个保安,收收停车费那么简单。
巴菲特说过“潮水退去,才能看出谁在裸泳”。现在穿上泳裤,还来得及。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