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美国版豆瓣Goodreads的图书条目中,名称中含有“简史/Brief History”的图书仅有四本:以色列学者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和《明日简史》,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以及一部不是简史的小说《七杀简史》。

 在豆瓣中,如果搜索名称里面有“简史”两字的图书,你会获得超过100页的结果!是的,超过1500本各种各样的《简史》。

 毋庸置疑,很多《简史》都是市场营销的手段。在赫拉利的《人类简史》2011年出版后,在国际上成为现象级读物(Goodreads上的评分人数近24万)之后,之后由中信出版社在2014年引进,也成为了国内的爆款图书(豆瓣评分人数约8万人次)。在此之后,不仅赫拉利与简史无关的《21世纪的21个教训》被翻译成《今日简史》,就连著名美国人类学者房龙的老牌名著《人类的故事》在新版时也改名成为了《人类简史:听房龙讲人类的故事》。房龙老先生如果泉下有知,估计也要长叹一声:没想到我这浓眉大眼的,也得蹭后生小辈的热点。

 

那么赫拉利《人类简史》是怎样形成爆款的呢?

 “虚拟的共同体”是赫拉利在书中提到的一个主要观念,他认为智人(Homo Sapiens)在语言方面特别发达,因此可以通过共同的图腾,神祗,原始宗教等概念形成超过血缘亲族的部落联盟,通过大规模的合作,可以在对抗自然的威胁,以及与其他人属的冲突中,得到了碾压式的优势。因此,尽管智人的体力和脑容量(约1500毫升)都不如某些其他人属(比如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的脑容量为1700毫升),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智人在进化中灭绝了所有其他的人属,以及大部分大型哺乳动物。在文明出现之后,能够在新的“虚拟的共同体”中占优的社会群体,比如掌握了一神论宗教,公司,法律,民族国家等概念的西方,在500年来的东西方对抗中往往处于优势,而传统东方帝国则纷纷土崩瓦解,并不得不接受这些新观念,土耳其帝国,大清帝国就是明显的例子。

 由此可见,《人类简史》所鼓吹的“虚拟的共同体”,恰好就是国内创业者所追捧的“讲故事”的能力,因此迅速在互联网创业圈中走红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这本书的特点就是用一个简单的理论介绍数百万年的人类历史,而推出时机恰逢“知识付费”在中国的迅速崛起,以罗振宇为代表的把知识快餐化,并且转售给快餐化读者的“知识二道贩子”,当然是一拍即合,极力追捧。这也就难怪罗胖曾坦言,《人类简史》是他 “2015 年读到的角度最独特的历史著作”。

 有意思的是,霍金的《时间简史》在国外的受欢迎程度超过《人类简史》(Goodreads评分人数超过后者),但在国内的读者群却远远小于后者(豆瓣评分人次仅有3万)。这似乎也从侧面佐证了,严肃的科普读物,其在中国的读者群还是小众。

如何甄选各种《简史》?

当然,这并不是说《人类简史》,就不是一部严肃讨论人类历史的著作。作者赫拉利是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也是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他在书中大量引用了人类学的例子来支持其观点,因此也导致某些人类学者对其中的某些不准确之处大加抨击,并以此为根据贬低整部书的历史学价值,比如加拿大人类学者Christopher Robert Hallpike就将《人类简史》斥之为一部轻浮的伪史。这不得不令人感叹,在锤子的眼里,一切都是钉子。

 

历史并非是客观事实的简单堆砌,而是历史学者对于史料有选择的筛选,并且加以自己的阐释。历史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有所谓的以客观史实为基础的实证主义,结合经济分析的历史唯物主义,从文化形态切入的文明史观,还有强调思想观念的历史唯心主义。选择了研究历史的方法论,也就是选择了自己的历史哲学观。而赫拉利,作为一名在牛津受教育的以色列人,无疑是较少受到传统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心的历史观的影响。而他的理论,也并非石破天惊,其实可以认为是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在历史领域的一次进击,但离占领并且主导这一领域还为时尚早。

 

赫拉利剑走偏锋,试图从某个侧面诠释人类历史的庞大野心,可以认为类似这些年来比较热门的以黄仁宇为代表的大历史观学者。《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本书融会了他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提到明朝缺乏对于数目字的有效管理,因此无法汇聚民力,对抗叛乱和外患。这明显是摆脱了中国传统的政治历史观,而获益于其就学的密西根大学历史学系,而后者更加强调基于经济分析的唯物历史学观。类似的作品也包括郭建龙的《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也试图从中央政府的三类财政手段(税收、专卖、铸币)的运用来解释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国兴衰。从这个意义上,这本书可称不是简史的《简史》。

 

从这个意义上,简史(Brief History)不等于短史(Short History)。短史显然没有试图从新的视角来重新诠释宏大的历史,而是试图以简洁的笔触描述某个特别的话题,这个话题可能是历史,也可能与通常意义上的历史没有那么深的联系。这类短史可以被认为是入门的科普即读物,但是由于简短,简洁也可以简化为“简”,所以这类《短史》也往往被翻译为《简史》。比如美国著名博物学家比尔·布莱森的《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万物短史》被译为《万物简史》,人类学家房龙的《A Short History of Painting/西洋画短史》被译为《西方美术简史》。最近在书店常见的《你最喜欢的极简英国史》(可以把英国改为德国,法国,欧洲等等),都可以称作是短史。

当然,还有一类《简史》,完全与“简”和“史”毫无关系,可称为碰瓷《简史》,读者需要多加小心,比如《众神之车》现在也变成了《外星人简史》,而《黑洞简史》,实际上就是关于黑洞的科普读物。当然,这种伎俩在初次使用的时候可能有点作用,但是如果所有主题皆可为《简史》,那么是否命名为《简史》也就没有任何热点价值了。就如同经济学上的一个笑话:在一条长街之上,本来左右两端各有一个冰激凌小贩,起初每人都可以获得离自己最近的消费者。但是当一个小贩发现自己可以往路中间多移动一米,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那么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两人都移动到了路中间,而且每人都不会比原来多赚一分钱。

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花费40年时间,从1921年到1961年写出了《历史研究》12卷,给他带来了国际级声誉,并使其名列20世纪最伟大的智者之一。汤因比的历史学观,可以称为文明史观。他认为文明是一个可以明确入手的历史单位,把文明扩展到超过文化的范围,进而包括政治和经济,但是文化的标记作用更加明显,因为政治和经济变化不定,而文化相对稳定。他定义了26个文明样本,并且认为文明的发展遵循一致的历史规律,经过起源、成长、衰落、解体四个阶段,其阶段衔接由五种类型的挑战形式相连接。如果文明应战成功则生,应战失败则死,或僵化不前。这种解释突破了当时的西方中心文明历史观,并且被媒体高度评价,大家纷纷赞誉汤因比是未来的先知。这和赫拉利在《人类简史》出版之后迅速推出《明日简史》,试图预测人类文明的未来,何其相似。

 由于《历史研究》的篇幅过长,不易推广,汤因比委托其好友萨默维尔将其缩写为插图本上下两卷。他不无幽默地说,“作者本人通常并非判断自己的著作哪里该删的合适人选”,我想所有的文字人看到这里都会会心一笑。汤因比并没有把这两册插图本命名为《历史研究简史》,而是《历史研究缩写本》。显然,他所希望的,《缩写本》的理想读者,应该是领略了他的新颖历史观诠释的宏伟历史图景之后,会油然产生兴趣,并且更进一步阅读这一部巨著。

 对于严肃的阅读者来说,简史绝不是一次浅尝辄止的快餐,而是一段漫长阅读旅程开始前的短暂散步。

 2019.4.18

话题:



0

推荐

陈剑

陈剑

238篇文章 10秒前更新

陈剑博士现任信风金融科技的创始人兼CEO,MSCI公司亚太区高级顾问,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信息披露专委会主席,财新智库高级业务顾问,财新传媒、《文汇报》、《南风窗》专栏作家,上海金融系统知联会理事,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副秘书长。最近与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团队共同研发了COVID-19全球疫情综合风险指数(http://covid19-risk-index.com/),评估各国疫情风险程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