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全球疫情观察(六):伊朗第二波疫情汹涌
(2020.6.6)
今天是六月六号大顺节,全球疫情却依然不顺。疫情的震中由(亚洲->欧洲->北美)转移到了拉丁美洲,参见《全球疫情观察(五):拉美成为新的疫情中心》。同时,包括印度在内的多个国家出现了新增确诊的峰值,其中伊朗的新增确诊峰值超过了第一波疫情,令人担心第二波疫情来势汹涌。
虽然目前的全球单日死亡病例出现下降,但是新增病例的增速仍在加速,死亡率曲线有可能进一步爬升,从而导致单日死亡病例再次反弹。
我们在3月9号的文章《全球疫情观察(一):如何借鉴中国经验?与张文宏主任探讨全球抗疫策略》中曾经对意大利、韩国、伊朗三国做出基于状态转移矩阵(TMM)模型的预测。从近三个月(3/9-6/5)的回测数据来看,对于意大利的疫情预测(包括峰值日期,峰值人数,累计确诊人数)非常准确,现在依然是全球最好的预测模型。
反观意大利科学家在《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的SIR模型预测,三个场景分别是总人口的40%, 0.25%, 0.09%最终被感染,其差异达到四百余倍,模型的稳定性非常差,不能用于医学救治决策支持。而意大利目前的感染人口比例为0.39%,最接近的场景的误差率为56%,与TMM预测模型相比,其准确性相去甚远。
我们对于韩国的预测也基本准确。模型误差基本上是由海外韩国公民回流导致的输入疫情导致。韩国后期又出现了零星的散发病例和个别聚集性传染,但是其规模已经远远小于二月底的“新天地”大邱教会相关的疫情爆发,也符合我们当初对其疫情控制较好的判断。
伊朗的情况比较特殊。在疫情爆发之后,伊朗是美国之前唯一出现平台期的国家,而且其原因也和美国如出一辙:检测能力受限。在3/5-3/22号之间,由于每天的检测数仅为6000例左右,其新增确诊人数保持了每天1000例左右的平台期。阳性检出率为18%左右,这与美国在平台期每天检测15万例,新增3万例左右的20%检出率基本一致。所以,可以推测,其实际感染人数应该介于S2-S3之间,如下图手绘曲线所示。
但是,从5月初以来,伊朗的新增病例节节攀升,最近甚至超过了第一波疫情的峰值。求其原因,大概是以下几个因素所致:
1、政府放松防控措施:伊朗卫生部从4月11日起宣布了一项“聪明的社会疏离计划”,允许低风险行业在严格遵守健康标准的基础上恢复工作。自5月26日以来,所有行业,包括餐馆、咖啡馆、公共浴室和其他高风险商业场所,都已恢复营业;
2、民众不以为然,觉得疫情已经控制住了,同时受苦于封锁措施太久,在放松防控措施之后过于松懈;
3、清真寺等宗教活动持续;
4、跨区域人口流动。
但是也有医生认为政府措施和反弹没有必然关联,认为疫情第二波反弹是不可避免的。同时有人认为,继续封锁对伊朗年轻人的影响远大于疫情的影响。如果加强限制,可以多从学校、清真寺以及休闲场所考虑,但不要太多影响商业活动。
对于伊朗的第二期疫情,我们做了初步的建模分析(模型由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陈潇同学设计)。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