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注定一战》书评
 
(2019.6.24)
 
修昔底德陷阱,是美国政治历史学家格雷厄姆·艾利森教授提出的一个理论,用来描述在国际关系中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的方式。修昔底德,是古希腊时期雅典的历史学家,他的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描述了崛起的雅典带领的提洛同盟与守成的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之间漫长及血腥的战争。这场战争直接导致了雅典的战败和被占领,但是也极大地削弱了斯巴达,并使得整个古典希腊文明元气大伤,最终为后来居上的马其顿帝国征服。修昔底德撰写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开宗明义地提出,“战争不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此而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很显然,艾利森教授是在用雅典和斯巴达的冲突比喻中美之间的矛盾。
艾利森教授又从历史上找到了16个崛起国与守成国竞争的例子,并且发现其中只有4例是以非战争手段解决的,而12例是以战争最终决出胜负,包括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次世界大战。如果历史是一面镜子,那么中美之间爆发冲突,其概率是相当高的。因此,艾利森教授的这本书的书名在最后定稿的时候是《注定一战》。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艾利森教授的16个案例,就会发现:除了日本参与的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太平洋战争,其他的主要冲突双方都是欧美国家(奥斯曼土耳其是横跨欧亚的帝国)。而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也已经脱亚入欧,在文化和制度上与欧美国家更为接近。
当然,这并不是说西方文明更为好战,而是想指出,在艾利森教授的案例中,地理上的接近是一个先决条件。法国与哈布斯堡王朝、荷兰与英格兰、法国与英国、法国与德国的三次战争,都是在陆地上比邻,或者邻海上接近的国家之间进行的。反之,不相邻或邻海的国家往往没有以战争的形式解决冲突,比如:20世纪初,美国替代英国,掌握西半球制海权及全球经济主导地位,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美苏的全球争霸,虽然冷战持续,全球的代理人战争不断,但是也没有爆发全面战争。
 
相邻国家爆发战争,其原因很好理解,主要是为了争夺领土和人民,在农业社会,这两样资源就是一个国家国力的主要支柱。在邻海国家之间进行的近代战争,主要都涉及英国、日本,因为岛国地理,而战争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争夺殖民地,作为廉价资源,劳动力的来源和商品倾销的市场。
 
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民族国家的观念深入人心,欧洲的少数民族在一战之后纷纷独立建国;二战后,随着传统殖民帝国的国力大大削弱,以前的殖民地也掀起了风起云涌的独立运动。对此,英、法、荷兰等老牌殖民帝国并没有太多的抗拒,而是基本上认可其前殖民地建国,因为维护海外殖民地的成本已经远远超过了收益。从那时起,以争夺土地为目的的战争基本上就很少爆发了,而几场比较有名的热战都是意识形态之争,包括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以及历次中东战争。
 
二次大战之后七十年间,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类历史上罕见地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尤其是大国之间的战争。这和二战之后确定的国际关系准则,及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机构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分不开的。中国是这个国际架构的受益者,也无意挑战美国的全球地位。但是,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及日益增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需要在国际关系中负起更大的责任,也包括在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正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19年5月31日香格里拉对话会欢迎晚宴上发表的主旨演讲所说:中美之间不存在无法化解的根本意识形态分歧;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联系紧密,是世界经济一大枢纽;中国无法也无意扳倒美国。但是,随着中国影响力与日俱增,各国必须接受中国会继续壮大的事实。中国也必须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中扮演恰如其分和具建设性的角色。
 
中国和美国,远隔万里之遥,中间隔着浩瀚的太平洋。正如2012年2月,习近平主席访美,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说的,“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
话题:



0

推荐

陈剑

陈剑

237篇文章 3年前更新

陈剑博士现任信风金融科技的创始人兼CEO,MSCI公司亚太区高级顾问,中国资产证券化论坛信息披露专委会主席,财新智库高级业务顾问,财新传媒、《文汇报》、《南风窗》专栏作家,上海金融系统知联会理事,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副秘书长。最近与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团队共同研发了COVID-19全球疫情综合风险指数(http://covid19-risk-index.com/),评估各国疫情风险程度。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