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江月明楚云飞-上海的阅读记忆
1995年大学毕业之后,我来到了上海交大读研。和不少骨子里有着小资潜质的文艺青年一样,我立刻喜欢上了这座城市。
说来到上海的经过,还是一个蛮巧的缘由。本来当时是打算考清华的自动化系的,结果托了在那里读书的朋友找来前几届的考古题,被难倒了,大囧,接连几天茶饭不思,转辗反侧,绞尽脑汁,琢磨出题者的思路,依然觉得没有把握。结果在澡堂里碰见了一位少年班的朋友,和他说起此事,他建议“何不到上海交大?”真是...
1995年大学毕业之后,我来到了上海交大读研。和不少骨子里有着小资潜质的文艺青年一样,我立刻喜欢上了这座城市。
说来到上海的经过,还是一个蛮巧的缘由。本来当时是打算考清华的自动化系的,结果托了在那里读书的朋友找来前几届的考古题,被难倒了,大囧,接连几天茶饭不思,转辗反侧,绞尽脑汁,琢磨出题者的思路,依然觉得没有把握。结果在澡堂里碰见了一位少年班的朋友,和他说起此事,他建议“何不到上海交大?”真是...
今天查看了一下征文截止日期,发现还有近20天,索性把大学时期的阅读记忆也一并写了。
大学四年,是在这座据称是十一朝古都的地方度过的,但是说实话,当时对这个城市的印象,并不是非常好。主要的不便是缺水,当年“八水绕长安”的盛况已经随着盛唐而烟消云散了,我初去的时候,就听说有黑河饮水工程,直到大学毕业,也没喝上引来的水,依然是每天三次按时供水,错过了就只能自己发动脑筋想办法解决。这个缺水的记忆一直到...
少年时代,我已经随父母调回了成都,虽然父母亲都是正宗的四川人,但是由于出生和成长都在西北的学校大院里面,我依然是一口的普通话,在小学里有些落落寡合。还好到了中学,大家都是从各地的小学考来的学习好的同学,欺负外地小孩的事情也不太多见,所以在这所郭沫若的母校里度过的初中生涯我感觉是学生时代最美好的记忆。
这时候,中学的图书馆每次只能借大概五本书,而且热门书籍几乎都会被一抢而空,所以我基本上都是在...
我小的时候住在西北一所专门为少数民族培养干部的学校里,妈妈在那里做讲师教藏文,同时也做做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工作,所以家里还颇有一些藏书,比如供批判用的《水浒传》(至今我还记得扉页里的第一句就是主席语录:“《水浒》一书,好就好在投降。”)、《西游记》、《三国演义》,当然还有《红楼梦》,不过这部书我在小时候实在提不起兴趣,几次开卷都半途而费,主要是读到《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一回就不知所云...
你一定玩过魔方,但是你不一定认识一个能够解出魔方(把打乱的魔方恢复六面单色)的人。
你也许认识一个能够解出魔方的人,但是你不一定认识一个可以在25秒之内解出魔方的人。
碰巧我就认识这么一个人,他叫陈小川,是我的儿子,今年12岁。
上个星期六,陈小川和他的7名队友,参加了美国科技节上的魔方大赛。一共25个魔方,8名选手,看哪个队用的总时间最少。他们总共用了2分37秒,获得了初中组的第三名,第二名的成绩是...